抽中IPO“幸运签”的未来材料股票50倍杠杆,在交易所问询函与监管现场检查的双重夹击下,暴露出业绩跳水、产能闲置与股权博弈的资本迷局。
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来材料”)正经历着惊心动魄的考验。7月3日,该公司IPO申请刚获受理不到一周,就被抽中2025年第二批IPO现场检查,成为12家“幸运儿”之一。
现场检查的通过率令人胆寒——太多企业在此环节折戟沉沙。
当交易所的问询函于7月18日如期而至,“已问询”的状态更新难以掩盖招股书中浮现的重重疑点:业绩离奇下滑、产能大量闲置、关联交易错综复杂。这家曾估值68亿的“氢能独角兽”,此刻更像一个被资本游戏层层包裹的谜团。
01 还未上市,营收就下降明显
2024年,未来材料的业绩突然“变脸”。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7.21亿元骤降至6.40亿元,暴跌11.23%;净利润更惨烈,从2.30亿元萎缩至1.65亿元,跌幅高达28.26%。
这一下滑发生在行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刺眼。
更令人不安的是其产品价格全线下调却未能挽回颓势。为刺激销售,公司主动降价,但市场反应冷淡,业绩双降的结局无情戳破了增长幻象。这种“量价齐跌”的困局,直指其产品竞争力与市场需求的深层断裂。
现金流状况不太乐观。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23年为负。
财务操作的矛盾更凸显逻辑裂痕:一边大额分红,一边募资补流。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向老股东现金分红,转身却向社会公众伸手索要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资产负债率低至31.72%,账上还躺着数亿理财资金——2023年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5.5亿元,2024年又投入2.7亿元。这种“不差钱”状态下的募资诉求,将商业合理性击得粉碎。
02 现有产能利用率低
翻开未来材料的产能账簿,一组数据触目惊心:全氟质子交换膜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位徘徊,2022年仅9.00%,2023年微升至10.29%,2024年虽提升至45.25%但仍未过半。
其他核心产品同样惨淡:
全氟离子交换树脂:2024年产能利用率53.11%
HFPO产品:2024年产能利用率51.70%
其他高性能树脂:2024年产能利用率暴跌至35.44%
产能大面积闲置已成常态,生产线上空转的机器无声诉说着资源错配的荒诞。
正是在此背景下,其募资计划显得尤为刺眼:拟募资24.46亿元,主要用于五大产能扩张项目。现有产能尚不能充分利用,却要大举扩产,其商业逻辑如同空中楼阁。
其中“300万㎡/a全氟质子膜项目”尤为值得警惕——该产品2024年产能利用率不足50%。盲目扩产或将引发灾难性产能过剩,新增产能尚未投产就可能沦为沉没成本。
存货高压更让风险雪上加霜。截至2024年末,存货余额高达2.74亿元,当闲置产能遭遇库存积压,为何还要募资扩产?
03 中信证券的黄超与邵荣圣两位保代用了较大的篇幅阐述募投项目必要性与可行性,但现实是现有产能利用率如此之低,库存又如此之高?两位保代深知,不如此阐述,那咋上市?反正至今没哪个延迟或者烂尾的募投项目,其保荐人被认定为虚假陈述了!
04 控股股东东岳氟硅科技集团即是第一大供应商为,又是前五大客户,典型的关联交易如何保证公允与不利益输送?
05 争斗控制权的资本玩家,能静下心来做企业吗?
未来材料的上市之路布满控制权争斗的刀光剑影。三年三次IPO尝试,两次因实控人变更夭折,资本博弈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控制权争夺战的焦点人物张建宏与傅军,上演了一场股权“权力的游戏”。2022年初,傅军父女通过直接持股及表决权委托,掌控公司72.88%表决权,看似牢不可破。
但随着新华联控股2022年8月债务爆雷进入司法重整,张建宏闪电出手:通过股权回购、表决权重组,短短一个月内逆袭掌控36.19%表决权,将傅军父女势力挤压至25.37%。这场控制权闪电战堪称教科书级的资本运作。
未决诉讼如定时炸弹潜伏在股权结构中。傅爽爽转让彼岸时代股权的效力争议仍在法院审理中,一旦判决不利,可能再度触发股权地震。
当前股权结构高度分散股票50倍杠杆,45名股东中无一控股股东。张建宏虽通过三家平台合计控制35.50%表决权,但控制链条经过多次转让已扑朔迷离——2024年9月,其将北京旭日等平台的出资份额全数转给儿子张珂,代际传承与资本运作的边界日渐模糊。